为表扬品学兼优,以及热心服务社会的本地大学生,「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下称大湾区青年基金)连续三年推出「创明天奖学金」。今年收到本地13间院校超过210名优秀学生踊跃申请。经评审团包括署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莫君虞先生、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梁毓伟先生、香港数码港行政总裁任景信先生、香港大学前协理副校长徐咏璇教授及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黄永光先生的选拔,15位来自11间本地院校的学生脱颖而出,每人获发五万元奖学金。
获奖的15位同学,不但品学兼优,才艺出众,更加以自身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譬如有一位擅长教授及表演粤剧的兽医学生,以创新手法在网上教授及表演粤剧,推广中国文化;有一位同学以自身过去经验在社交平台分享知识及应试心得;还有同学修读舞台设计中的服装技术,建立了个人品牌推广可持续发展,更将部分利润捐赠给慈善组织。
颁授典礼于4月2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先生、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宋来先生、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黄永光先生、署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副专员郑咏基先生、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梁毓伟先生、香港大学前协理副校长徐咏璇教授、基金副主席,帝盛酒店集团总裁邱咏筠女士、香港演艺学院校长蔡敏志教授、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学生发展) 郭予光教授、香港树仁大学协理副校长(学生事务)叶秀燕女士,以及多间大专院校代表等。
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黄永光先生致辞时说:「『创明天奖学金』是对各位同学学业上的努力和对社会付出的肯定。这些优秀同学,令我们对香港青年人充满希望,相信日后同学将会在不同行业中大放异彩,成就超卓,并期望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回馈社会,一起建设美好的香港。」
黄永光先生续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要将香港发展成为『八大中心』,为香港发展增强动能,加上融合大湾区的迅速发展,更加为香港青年的未来提供了更大更多的发展机遇。香港在大湾区以及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不仅仅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更是重要的参与者。」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先生表示:「青年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和香港的前途和未来。本届政府将青年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其中,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去年底公布的《青年发展蓝图》,冀为青年人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推动青年多元发展。今次获奖者除了学术成绩优秀,更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弱势社群,推动社会的共融和发展,是广大青年的楷模。」
另外,今年特别邀请了担任多项社会公职,兼热心推动艺术及青年发展的帝盛酒店集团总裁,邱咏筠女士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同学分享及给予鼓励并表示:「大湾区将会是中国市场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和领头羊。许多项目将会首先于大湾区推出,然后再推广至全国各地。香港年轻人在大湾区定居、就业等都可享受便利的政策,我相信我们正处于另一个黄金时期,香港的年轻人应该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的优势,拥抱发展新机遇。」
为了持续支持「创明天奖学金」所有得奖同学,大湾区青年基金亦正式成立了「创明天奖学金」同学会,希望借此平台鼓励同学们自主策划并执行不同项目,以施展抱负,发挥所长,并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创明天奖学金」同学会执委会主席由第一届得奖者颜志鹏先生担任。此外,为了支持奖学金得主未来的发展,探索更多机会,大湾区青年基金即将为他们安排大湾区体验之旅。透过走访不同地方,例如前海、南沙、横琴等自贸区,参观科创企业,大学及文化古迹等,让同学探索湾区内地城市的魅力,加深对大湾区的了解。
「创明天奖学金」得奖同学介绍
其中一位在典礼上作出分享的奖学金得主是香港中文大学环球商业学三年级学生詹培炫(Sammy)。他坦言在中四前,成绩平庸。直至一次与中大的资讯日,认识了被誉为「神科」的香港中文大学环球商业学,燃起了Sammy的斗志,以一年半时间急起直追,终于以DSE四科5**成绩,直入中大「神科」。入读后,Sammy发现「环球商业学」精英云集,同学大都家境优裕,学习资源多。另外海外交流费用大,令来自基层家庭的他难以负担。但他不气馁,努力考取好成绩,GPA 4达到满分,获得不同的奖学金,足够交学费及海外交流之用。
Sammy以过来人的经历,明白基层学生学习资源少,疫情下影响更大。因此他在大一时于IG成立知识分享平台,免费分享应试心得和升学资讯,又邀请各科的大学同学,举办工作坊分享学习内容。毕业后,Sammy希望成立一个社会企业,致力于提供价钱相宜的文化交流机会给基层中学生,帮助青年向上流动。
另一位分享的同学,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工程兼管理三年级学生郭轩慈(Haley),她本于女校修读文商科,老师及父母均建议她继续走相关路向。但由于她对STEM有浓厚兴趣,因此力排众议,选修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工程兼管理,研究人工智能与机械人。
由于数理基础较弱,要加倍努力追赶教学步伐。幸得大学教授给予机会,她现正研究如何利用物联网、人机协作、虚拟实境等科技,例如指挥机械人拆解电动车电池,提高生产力。此项目让她屡获殊荣,包括香港工程师学会的论文大奖第二名、香港大学生创新及创业大赛二等奖,以及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金奖。她打算毕业后进修,成为研究生,立志成为一名创新科技的工程师,提升香港科技行业的竞争力。
除了上述两位代表外,得奖学生还有香港理工大学陈芷均、香港城市大学陈慧珊、香港城市大学余仲欣、香港大学李浚升、香港树仁大学李意、香港演艺学院梁凯晴、香港都会大学吴泳仪、香港科技大学牛明德、香港都会大学邓曜霆、香港大学邓懿德、岭南大学余安生、香港浸会大学张锦欣和香港教育大学郑旭洋。
图片说明
1) 第三届「创明天奖学金」向15名得奖人颁发奖项。嘉宾包括(前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先生(中)、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宋来先生(左三)及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黄永光先生(右三)。
2) 基金主席黄永光先生致辞时说:「『创明天奖学金』是对各位同学学业上的努力和对社会付出的肯定,并期望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回馈社会,一起建设美好的香港。」
3)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先生表示:「青年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和香港的前途和未来。今次获奖的同学是广大青年的楷模。」
4) 基金副主席、帝盛酒店集团总裁邱咏筠女士,以其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同学分享并给予鼓励。
5) 获奖的同学中,香港中文大学詹培炫(Sammy)及香港理工大学郭轩慈(Haley)在典礼上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
6) 得奖人与一众嘉宾合照。
7) 得奖人与一众嘉宾,以及院校代表合照。
8) 全场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