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大湾区青年基金)与学友社携手合办的大湾区升学知多点考察之旅,已连续两年举办,活动得到正面回响。 今年首两个考察团共二百多个参加名额,一早已额满,并于本月顺利举行。 两个团分别参观了大湾区内地城市四大著名学府,包括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大学,活动的旅费全额由大湾区青年基金资助。 来自约二十间本地中学的师生获安排参观校园及教学设施之余,亦聆听各高校代表讲解招生政策,当中更包括由现时就读当地高校的港生分享校园生活,令同学们扩阔眼界,增加了报考内地高校的意欲。 在参观后,同学们深感内地院校有更多学科可供选择,而且对港生设有较低的入学门槛。 考察团帮助同学订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内地升学信息,并促进他们对大湾区发展的认识,启发未来发展路向。
考察广东省名校 了解湾区升学概况
北上升学是港生考虑的升学出路之一,港生可透过多种途径,包括港澳台联招、文凭试收生计划、院校独立招生,以及校长推荐计划等申请入读等。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及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的统计数据,至2023年,约1.8万名港生正在就读内地高校;而2024年,以港澳台联招及文凭试收生计划报考内地高校的港生则分别有8,189及4,262人,可见同学对于往内地升学的信息,需求甚殷。
为了进一步加强同学对大湾区内地升学的认识,主办方更专门于考察团出发前为所有参加者举辧了一场大湾区升学知多点分享会,让同学事先了解在内地求学的基本概况,学历认证及就业发展等,及后再组织同学亲身前往实地考察。
今次考察团探访的高校均为广东省名校,有综合大学如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亦有专科大学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如果同学有意修读中医的话,广州中医药大学配套完善,医院临床实习的机会比香港多。 而华南师范大学虽以「师范」为名,但其实是建校近百年的综合大学,是次香港师生们便参观了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友社全人发展部主管方富正指主办方特意在行程中安排考察不同类型的院校,能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到内地升学的实况,从而为自己的升学之路作好规划。
发掘优势学科 开拓职业路向
一连两天都参与考察之旅的培道中学学生罗羚表示:「我一直有计划返内地读书,因为校园环境优美,尤其是理科、资讯科技及人工智能科目,内地大学更有优势,譬如深圳大学名人毕业生辈出,包括腾讯创办人之一马化腾,而大学的教学资源丰富,设备亦先进完善。」
刚庆祝十周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则设有廿八个本科专业,包括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金融学、国际商务和临床医学等,新一学年即将开始接收香港应届考生。 其中,修读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可获双学位,包括:理学学士(临床医学)和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可在内地行医,以及经考牌后取得在香港行医的资格,具有独特优势!
东华三院邱金元中学杨雨涵同学则表示:「我对中医药特别感兴趣,今年四月趁放假,我自己初尝广州中医药大学参观,适逢博物馆闭馆。 这次有幸跟考察团进入博物馆,看到巨型玻璃墙,展示珍稀的中药标本,十分震撼,由神农氏尝百草、皇帝内经到本草纲目提及的草药都有,更加坚定我报读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决心。」带领她及十多位同学参加考察团的周家俊老师表示,祖国地大物博,在内地读中医,是可以到全国各地实习,见识到不同风土病,拓阔知识面。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罗桂祥中学曾兆基老师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很多国家顶尖中医教授,今次校方精心安排,由一位就读中的拔萃男校毕业生分享,这位港生成绩优秀,打破了以往成绩差才到内地升学的偏见。 他的解说生动有趣,并指校园生活丰富,令他可以延续打波的兴趣,暑假又可以到偏远地区义诊,很有意义。 曾老师续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生获取两地执业资格后,可选择在内地或香港行医,出路较阔。 考察过后,连一些本无心读中医的学生都有所改观,表示有兴趣投考该大学。
大湾区青年基金与学友社今年十二月将再辧「大湾区升学知多点考察之旅」,且计划逐步覆盖更多元的内地高校,让对不同专业感兴趣的学生能有机会了解招生政策和升学信息。 主办方预计两年共有千名学生受惠,稍后会发函至全港中学,欢迎报名,名额先到先得,敬请留意。
「大湾区升学知多点考察之旅」的参与师生于深圳大学合影。
参观深圳大学校史馆后,同学体会深刻,留下感言。
同学体验于内地校园餐厅用餐。
大湾区升学知多啲考察之旅」参观华南师范大学。
漫步于广阔的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同学们欣喜雀跃。
华南师范大学老师深入讲解招生政策,令同学对北上升学跃跃欲试。
同学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十周年纪念牌留影。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图书馆的优美设计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同学参观建校百年之广州中医药大学。
同学赞叹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规模宏伟。
中药馆内的珍稀中药标本令学生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