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

為紀念東江水供港60周年 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全數資助200萬港元 率近600名青年參加「東江水源考察之旅」 歷來規模最大

東江水源澤港土,家國情懷暖兩地。為紀念東江水供港60周年,讓香港青少年深入了解東江供水工程的歷史,以及國家在水資源保護上的努力,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協辦的「東江水源考察之旅」於6月25日至27日舉行,獲近600名本地基層中學學生、老師及青年義工熱烈參與,其中不乏第一次踏足內地的少數族裔學生,為歷來以香港青年為對象規模最大的東江水考察團。今次考察團特意安排港鐵的旅遊專列,接載所有參加者直達河源,此外,是次行程覆蓋面亦很廣,除直達江西省贛州市東江水的源頭「三百山」,亦會到廣東省河源市新豐江水庫大壩、萬綠湖等標誌性地點,見證國家水利成就;此外亦會參觀農夫山泉有限公司及河源恐龍博物館。考察團由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全額資助旅費,總支出近二百萬港元,旨在讓香港青年體現「飲水思源」的精神。

感謝各界攜手 加深青年的家國情懷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衷心感謝香港及內地各單位大力支持助推展這次極具意義的考察之旅。期望香港青年能藉此認識國家於水利建設及生態保護的卓越成就,並感受『共飲一江水』的家國情懷。」

今次親臨西九龍高鐵站擔任出發儀式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先生、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霍啟剛先生、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博士、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行政總裁楊彬先生、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女士、廣東省港澳同胞接待辦公室主任陳浩先生,以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過境鐵路總管王家明先生。部份參與考察團的中學校長亦有出席出發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先生亦會隨團支持。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霍啟剛先生致辭時表示:「60年來,東江水日夜奔流,成為聯繫香港同內地的生命線,更見證著粵港兩地風雨同舟,祖國與香港血脈相連。今次的行程,希望同學能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體會國家為保障供港東江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對香港的關愛同支持。」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致辭時表示:「六十年來,東江水一直滋潤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深切關愛。今日,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見證近600位青年朋友在高鐵站整裝待發,參加由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主辦、民青局協辦的「東江水源考察之旅」。項目讓青年人了解東江供水工程的建設歷史、管理保護及沿途人文歷史等情況。」

行程廣泛豐富 見證國家水利成就

考察之旅將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東江水的重點水利建設,及自然生態保育等環節。重點行程包括:

  • 江西贛州三百山

學生將前往國家5A級生態景區三百山,實地考察東江水發源地。六十年來當地通過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確保東江水質清澈,流進香港千家萬戶。

  • 河源萬綠湖及新豐江水庫大壩

萬綠湖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是東深供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調節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穩定。新豐江水庫大壩是世界上首座受過6級地震考驗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大壩,也是完全由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及安裝的大型水電大壩。

  • 農夫山泉有限公司—現代產業觀察

造訪農夫山泉河源生產基地,見證企業如何實踐「水源地建廠、水源地生產」理念,利用東江優質水源,實踐可持續生產理念。學生可瞭解飲用水從源頭到成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的嚴格監控及生產技術。

  • 河源恐龍博物館—恐龍蛋化石冠絕全球

河源被譽為中華恐龍之鄕。團員會順道參觀河源恐龍博物館。該館藏恐龍蛋化石達二萬枚,冠絕全球,成為健力士世界紀錄。館內更展示各種各樣的恐龍骨骼及恐龍足跡,令人彷如闖進了億萬年前的恐龍世界。

少數族裔學生首踏內地

本次考察團獲得香港學界熱烈反應,近600名來自15所中學的中一至中六學生參與。其中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的40名參與者中,大部份為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少數族裔的香港新生代。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的吳芷柔老師表示:「雖已教授過東江水歷史,但相信站在三百山頂親見源頭,比任何課本都能讓學生體會『共飲一江水』的真諦。我感謝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不僅全數資助旅費,更貼心安排清真餐飲和禮拜場所。」另一方面,她指出:「有學生為參加考察團,申請人生第一張回鄉證,第一次踏足內地!」

該校巴基斯坦裔的中三同學關思漢以流利廣東話分享:「我們全家都是香港人,書本說東江水解救了當年香港缺水危機。今次終於可以見證東江水的源頭,真是好興奮!」同為巴基斯坦裔的中二學生現梓君同學亦笑言:「原來我由小飲到大的水是來自東江。一定要影多點相和家人分享!」

學生利用見聞推廣水利知識

葵涌循道中學的馮詠詩老師透露:「學生對交流團反應踴躍,逾60人報名爭取40個名額,須經面試選拔。入選的同學不僅要提前研習東江水資料,更需要將考察團所見所聞,製成展板,與全校同學分享。」 

其中一名參加者中六同學余曉芬表示:「除了想親眼見證三百山的水源保育,我最期待參觀農夫山泉基地,了解企業如何將東江水變成我們每日飲用的樽裝水,認識背後的商業運作與環保理念。」 

這次「東江水源考察之旅」讓學生走出校園,增進對國家建設的認識,我們期待這些青年能將所學所見的訊息,於社會推動大家對水資源保護的關注,為建設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

東江水源考察之旅」出發儀式,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左四)、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霍啟剛先生(右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張國來先生(左三)、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博士(右三)、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行政總裁楊彬先生(右二)、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女士(左二)、廣東省港澳同胞接待辦公室主任陳浩先生(右一),以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過境鐵路總管王家明先生(左一)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常務副主席霍啟剛先生表示, 希望同學們通過今次行程能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致辭時表示,東江水供港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深切關愛。

 

主禮嘉賓、參與考察團的近600名師生及部份中學校長於出發前大合照。